• <nav id="8aicg"></nav>
    <nav id="8aicg"><nav id="8aicg"></nav></nav>
  • <nav id="8aicg"></nav>
    <menu id="8aicg"><nav id="8aicg"></nav></menu>
    新闻中心

    COMPANY NEWS 新闻

    首页新闻资讯公司新闻

    聚焦“专精特新”企业:让“隐形冠军”迸发出更大光彩

    日期:2022.02.18   浏览次数:945

    “专精特新”企业长期深耕细分领域,专业化程度高、创新能力强,从事细分市场十年以上的企业超过74%,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在97%以上,平均研发经费占营收比重超过7%,平均拥有有效专利超过50项。 《中国科技信息》文 浙江力夫编 压力控制与传感技术专家 压力传感器 压差变送器

     

    20117月首次出现以来,“专精特新”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市场最热门的词汇之一。

     

    根据工信部的定义,“专精特新”企业是市场中的佼佼者,是专注于细分市场、创新能力强、市场占有率高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、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。

     

    换句话说,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就是那些在细分领域影响力很大,但平时并不为普通大众所知晓的企业。工信部通过一套科学体系来发现这些企业,并支持他们的发展,让这些“隐形冠军”发出更大的光彩。

     

    如此看来,想要培养、扶持这样一家企业,可谓是“十年磨一?!?。截至目前,工信部已先后发布三批专精特新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名单(每批有效期三年),先后共有4922家企业入选。

     

    从区域分别来看,浙江、广东等中小企业聚集的省份贡献了较大比例的“专精特新”企业;在行业分布上,“专精特新”所处行业也主要集中在国家重点推进的“补短板、补链”领域。

     

    5000家企业入选 各地表现如何?

     

    《中国科技信息》通过对名单和相关信息的梳理发现,这近5000家“专精特新”企业的地理分布,以浙江、广东、山东三省为首,足以看出这三地对与科创研发工作的支持力度。

     

    江苏省、北京市、上海市、湖南省、安徽省、福建省、辽宁省紧随其后,进入拥有企业最多的地区前十名。

     

    为什么“专精特新”企业这么重要?

     

    首先,在政策层面,这是引导中小企业创新,提高中小企业素质,完善中小企业的培育梯次,最终服务于补链强链,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举措。

     

    从行业分布就不难看出其中逻辑。在4922家“专精特新”企业中,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领域的企业数量最多,其次是通用设备制造业、研究和实验发展、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、批发业、专用设备制造业等(按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标准)。

     

    可以看到,“专精特新”主要集中在国家重点推进的“补短板、补链”领域。比如如新一代信息技术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、电力设备、航空航天装备、农机装备、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、新材料等;《工业“四基”发展目录》重点项目,如核心基础零件、元器件,先进基础工艺、关键基础材料、产业技术基??;再有则是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“卡脖子”技术中的芯片、传感器等。

     

    入选官方“专精特新”的中小企业,无形间为供应链选择和科技投资者缩小了范围,使其更有的放矢地关注这些潜在的“核心资产”。


    网信彩票